《瑜伽经

2024-01-04 19:33:3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33 心的平静来自对德性的培养:对幸福者友善和对不幸者慈悲、对有德者喜悦和对者冷漠。

  1.41 纯净的水晶会接受离它最近的物体的色彩,心也一样,当约束了心识的波动时,就会达到认知者、认知对象以及认知的同一。这种与认知对象的同一被称作三摩地。

  1.42 当心与专注的粗糙对象达成统一,但仍掺杂着名称、性质和知识的意识,这就被称为有寻三摩地。

  1.43 当心与专注的粗糙对象达成同一,且不掺杂名称、对象和知识的意识,这被称为无寻三摩地。

  1.48 在这种三摩地中,知识可以说充满线 内容上它不同于通过推理和研习经典所获得的知识,因为它涉及事物的本质。

  2.1 苦行、经典研习和顺服上主构成了克里亚瑜伽。2.2 克里亚瑜伽帮助我们减少痛苦,并通向三摩地。

  2.15 明辨之人发现一切皆苦,只因为有变化、焦虑、过去经历以及头脑三种性质与五种形式之间的冲突。

  2.18 由元素及感官组成的所见之物有三性质:稳定性、活动性、惯性,而它们是为见者提供经验,并从而获得解脱。

  2.19 三性质——稳定性、活动性、惯性——有四个阶段性:确定的、未定的、显现的、未显现的。

  2.22 对已达到自由的人来说,所见皆不实,然而在人眼里,一切都是真实活着的,因众人所见莫不如此。

  2.34 负面思想,如暴力、不诚实,可能会直接产生或被间接地引发,甚至怂恿行动,伴随贪婪、嗔怒、痴迷,无论其强度是温和的、中度的还是猛烈的,都会导致无尽的痛苦和无明。人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培养积极思想。

  3.17 人们通常将一个词的声音、对其意义的感知和对此产生的反应三者混为一谈,通过专念于此,就可懂得一切生物发出的声音。

  3.21 如果专念于一个人的身体形态,就可以阻止光和眼睛之间的接触半岛官方网站,这个人的身体将隐而不现。

  3.23 有两种业,一种很快显现,另一种缓慢显现。专念于业,或死亡的征兆,瑜伽士可获知他离开身体的准确时间。

  3.36 善性和原人是完全不同的。善性仅仅是原人的工具,而原人则是独立自存的。专念于原人的独立性,便可获得原人的知识。

  3.45 由此可以获得让身体小至原子的力量以及所有其他类似的力量。这一完美的身体也不再受这些元素的阻碍。

  3.48 这样,身体便获得像心意一样飞速移动的力量以及无须感官帮助而发挥作用的力量,并因此掌控原质。

  4.1 特别的力量可能与生俱来,也可以通过药草、念诵曼陀罗、苦行和三摩地获得。4.2 一种生命形态转变成为另一种生命形态,是因为原质的流动。4.3 农夫清除水渠里的障碍物以便让水自然流过;助因不会直接引起自然进化,他们只除去自然进化中的障碍。

  4.9 由于记忆和潜意识在形态上一样的,即时被出生、地点和时间所区分,它们之间也有一种连续的关系。

  4.11 习性是由原因、结果、基础、对象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如果这些全部消除,习性便被摧毁。

  4.16 不能说对象依赖于某个人的心的感知而存在。因为如果是这样,当某个人的心不再感知它时,就可以说对象不存在了。

  4.31 因此,也完全消除了所有的知识的遮蔽物和不纯。由于这一无限的知识,感觉所认识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4.34 当三性作为原质之属性不再服务于原人时,它们就消融于原质。这就是独存。原人作为纯粹意识,安住在其自身的本性中。

  本《瑜伽经》版本由正念心理黄药师根据自己实修和心理学的理解,综合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中国社科院黄宝生研究员、印度灵性导师辨喜的《瑜伽经》翻译版本上整理而成。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