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方app《瑜伽师地论

2024-07-09 18:39:0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官方app《瑜伽师地论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

  又诸菩萨最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为上首。故是善极善是贤极贤是妙极妙。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恶行。功德相应。

  又诸菩萨最初发心所起正愿。于余一切希求世间出世间义妙善正愿。最为第一最为无上。如是应知最初发心有五种相。一者自性。二者行相。三者所缘。四者功德。五者最胜。

  又诸菩萨以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菩萨学中。皆能修学。是故发心是诸菩萨学所依止。如是应知最初发心是趣入摄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学所依止。

  又诸菩萨最初发心略有二种。一者永出。二不永出。言永出者。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不永出者。谓发心已不极随转而复退还。此发心退复有二种。一者究竟。二不究竟。究竟退者。谓一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不究竟者。谓退已后数数更发求菩提心。

  云何四缘。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菩萨藏教。闻已深信。由闻及与深信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二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听闻如上。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于世。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由为护持菩萨藏法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身心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浊恶世于今正起。诸随烦恼所恼乱时。能发下劣声闻独觉菩提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半岛官方网站。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缘。

  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姓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姓具足。由四种相。当知菩萨善友具足。谓诸菩萨所遇善友。性不愚钝聪明黠慧不堕恶见。是名第一善友具足。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于放逸。亦不授与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于恶行。亦不授与诸恶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而复劝修下劣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所谓终不劝舍大乘劝修二乘。劝舍修慧劝修思慧。劝舍思慧劝修闻慧。劝舍闻慧。劝修福业。劝舍尸罗劝修慧施。终不劝舍如是等类增上功德。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谓诸菩萨虽有十方无量无边无苦世界。而生有苦诸世界中。于中恒有众苦可得非无众苦。或时见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自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二种俱遭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大苦触对逼切。然此菩萨依自种姓性自仁贤。依四境处虽不串习。而能发起下中上悲无有断绝。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先起悲心。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尚无怯畏。何况小苦。谓诸菩萨性自勇健堪忍有力。当知是名第一因缘。又诸菩萨性自聪敏能正思惟具思择力。当知是名第二因缘。又诸菩萨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净信解。当知是名第三因缘。又诸菩萨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当知是名第四因缘。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一初发心力。又诸菩萨由他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二初发心力。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神力闻其。是名第三初发心力。又诸菩萨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谛思惟等。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

  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何等为四。一种姓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如是四种心退因缘。与上发心四因相违。广辩其相如前应知。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何等为二。一者摄诸众生皆为眷属。二者摄眷属过所不能染。摄眷属过有其二种。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最初发心坚固菩萨。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一者利益意乐。二者安乐意乐。利益意乐者。谓欲从彼诸不善处拔济众生安置善处安乐意乐者。谓于贫匮无依无怙诸众生所离染污心。欲与种种饶益乐具。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加行。一意乐加行。二正行加行。意乐加行者。谓即利益安乐意乐日夜增长。正行加行者。谓于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于众生随能随力依前所说意乐加行。起与利益安乐加行。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一者自利加行。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脱一切有情众苦。如二增长大善法门。如是二种大善法聚二种无量大善法藏当知亦尔。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有二种胜。一者因胜。二者果胜。谓诸菩萨所摄善法。皆是无上正等菩提能证因。故所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余一切声闻独觉所摄善法尚为殊胜。何况比余一切有情所摄善法。是故菩萨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因果俱胜。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发心胜利。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又此菩萨转受余生。由如是福所摄持故少病无病。不为长时重病所触。于诸众生所作义利。能以身语勇猛而作。常为众生宣说。身无极倦念无忘失心无劳损。菩萨本性住种姓时。一切粗重性自微薄。既发心已所有粗重转复轻微。谓身粗重及心粗重。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菩萨用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恼不恼于他。见他相恼深生悲。恼忿嫉谄等诸随烦恼。皆能摧伏令势微薄。或暂现行速能除遣。随所居止国土城邑。于中所有恐怖斗诤饥馑过失非人所作疾疫灾横。未起不起设起寻灭。又此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那落迦中。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脱。受小苦受生大厌离。于彼受苦诸众生等起大悲心。如是一切皆因摄受无恼害福。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能摄受无恼害福。便得领受如是等类众多胜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