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年轻人消失的“文化体力”在夜校找回

2024-02-04 09:22: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年轻人消失的“文化体力”在夜校找回文化体力是指我们为在工作之余阅读书籍、进修,以及看电影、读小说等泛文化休闲活动储存的能力或精力状态。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拥有广泛喜好的文艺男主在成为社畜后,身心俱疲,被工作耗尽了“文化体力”,变成只能玩浅俗游戏、刷短视频的崩溃状态。

  偶尔感觉愧对自己了,又马上用“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开始吧”、“好不容易放周末了,总得放松一下吧”这些理由来搪塞过去,最后计划表也只是贴在墙上积灰,能完成打钩的事情少之又少。

  工作之后的狐妹,真的发现自己和男主小麦越来越像,能用来陶冶文化情操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少,以前的热爱变成了现在的负担,文化体力一直在流失。

  学生时代的我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可以拥有充沛的文化体力。变成社畜后,工作虽然使人麻木,但只要你愿意主动迈出“补充”文化体力的第一步,还是能重拾知识进入脑子的快乐。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下班后的年轻人不再选择蜗居在出租屋里刷手机,而是走向夜校学习一门新技能。

  狐妹看了下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发现课程是有根据学生水平分为基础课和提高课,授课方式也有线上和线下两种的,可以说这个课程安排还是挺人性化的。

  价格方面,比起市面上动辄上千的瑜伽、舞蹈、乐器兴趣班,夜校课程算是很实惠了。线 节的提升课。

  据了解,500 元 12 节的课程是最抢手的。毕竟挺多课程都比较新颖,大多数人都是零基础学习半岛官方app,而且 500 块就能体验到线下学习的氛围,还是很不错的。

  有一些比较新奇小众的课,比如:扎染、桥牌、非洲鼓、香囊制作、红酒鉴赏、手工皮具体验、宠物友好社交;

  虽然看得眼花缭乱,感觉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但是报名的时候就没这烦恼了,毕竟能不能抢到还不一定呢。

  今年九月份的秋季班报名时,65 万人抢 1 万个课程名额,最热门的《零基础手工皮具》和《烘焙课程》在 16 秒内被抢空,沪语体验课等 12 门课在 60 秒内全部满员。

  狐妹还看到有人在二手平台上收课,也有人抢到课后又马上加价转让出去的,似乎在无意中嗅到了一丝商机...

  老年大学也和夜校一样,课程丰富,性价比巨高,唯一的缺点就是上课时间多数是工作日白天,只有少部分课在周末开设,对我们这种要上班的社畜来说不是很友好。

  近期全国各大城市都开始推广夜校了,有一些是免费的公益课程,也有像上海夜校一样 500 元 12 节的。此外,一些私人组织也开始开办市民夜校,价格依旧便宜白菜。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500 元 12 节课,就能让他们实现“长大后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的愿望。

  无论是小时候因为父母反对学不了自己感兴趣的课,还是因为经济原因没有接触过兴趣班,这些遗憾在市民夜校里统统被弥补了。

  平时下班后就待在家里不想动,只能刷一些肥皂剧或看一些简单的小说,还不如到夜校上课,学习一些文化艺术类课程,这个补充文化体力也很疗愈。

  还有人是奔着拓展社交圈子,结交好友来的。共同的兴趣爱好容易让人聊得来,更容易成为默契的搭子。

  也有人就真的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报名的。人在江湖,技多不压身。报个班,还能实现自我增值,多学点技能多一条出路。

  下班后尝试着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让文化感知力逐渐恢复,一点点发现生活的美好。

搜索